OK,主題來囉!
在資訊服務的時代哩,網路服務與應用程式的結合是一門重要的課題,當初習慣將應用程式與資料分開存放再利用網路服務將其互相連結,再經過處理而到Web應用程式讓使用者以Browser觀看。

現以SOA的架構來看的話,就是要簡化應用程式,擴充其功能和所支援的平臺,並且可以將資料和任務更容易地分發到多台機器上。
對於甚麼是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以字面上來看就是服務導向架構,但實際上SOA只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是一項大膽的基礎架構變革,代表我們在使用技術和相互協同方式上的變革。
在SOA當中提倡的是以物件與方法的概念來讓各種應用程式能夠來使用同樣的資料,達到Reuse的理想。或許我解釋的不是很好,或有錯誤,我以一張圖來讓大家看一下。
以圖中清楚的點出一份XML文件可以經由處理後讓不同的應用程式或是裝置來讀取。
而IBM的網頁中也提到了,建立SOA的方法有以下幾個技術:
- 使用 XML 來構成所有標準的核心部分,從用來交換資訊的 SOAP 協定到用來共用描述資訊的方法。例如, WSDL(一種基於 XML 的描述語言)就用來描述潛在的使用者端可以使用的服務。
- SOAP 為交換物件和呼叫方法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方法。
- 很多擴充用來為服務之間的互動動提供關鍵的服務。例如,WS-Reliability 和 WS-Resource 就用來幫助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 後臺標準,例如 WS-Security 和新的 WS-Distributed Management 標準,用來幫助提供安全的通信和管理遠端服務。
既然SOA那麼好,IBM當初又從大力推廣SOA,這邊有文寫到SOA對於建立多少種新產品和多少種產品的提升,還有寫到IBM為SOA的推手,然後提供多少相關服務等等...
那最近怎麼又出現了一個東西,SSME(Services Sciences,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字面上來說就是服務科學與管理工程,講的是跨領域的東西,SSME在台灣也已經開始推動了,清華大學的教授表示:
SSME 是一個多學科整合的領域,學生需要有一定的學術及產業背景,比較能融會貫通,所以清大的 SSME 相關學程,將以碩士班為主;在師資上,將充分結合科技、管理、社會與組織等三大領域的教授。
在IBM的網站中指出了台灣服務業興盛,對於服務科學是必須下一番心力的,這點我也蠻認同的。
不過在IBM另外的網站中寫著,希望把所有的產業帶到Computer Science當中,叭啦叭啦講了一堆產業,然後講了是一些需要服務導向的經濟產業,ㄟ....這個字眼好像才出現過,沒錯!SOA也是講到服務導向,那這個跟那個又有啥不同呢?
那麼我們繼續往下看,網站中寫到,這是一個新的領域但是有一個建立門檻所在,在各個不同行業當中的專業知識都不同,如何全都帶領到同一個服務架構中,特別是高獲利與高價值的產業。
所以最後他寫了句 "The SSME community is busily laying the groundwork to build this challenging new research area. "
呵呵,沒錯,他要來帶領大家再度闖入不同的世界,這些出發點感覺都是好的,但是上禮拜聽到不同的聲音:IBM總是推出一些新的名詞來建立進入門檻!好讓後來的人覺得資訊科學這個領域好難喔。
沒錯阿,我的女朋友聽到SOA、SSME整個不知道阿,雖然他不是這方面的人才,但是講Web2.0和長尾等等大眾理論也都懂。
這篇文章沒有寫給大家如何從SOA進化到SSME,因為基本上它們的本質應該是不同的(至少我看起來是如此),但是不認真看一下誰又會知道不同呢?國內業者會不會又開始瘋狂投入SSME的更新呢?如此一來IBM又有新的CASE可以承接囉。
這是行銷手法或是真的技術龍頭,或許兩者都有,不然IBM怎麼會是各企業認定的伺服器最佳品牌呢?
._./我資工系的,我也不知道SOA、SSME是啥鬼XD
回覆刪除你.....你早就變成電子所了!
回覆刪除我也是學跟資訊相關的學系
回覆刪除你平常會看資訊類的雜誌嗎?
有特別推薦的嗎 :)
平常會看科學人,之前有看牛頓,現在好像停刊了。
回覆刪除資訊類的....數位時代好像不錯,還有Intelligence好像更棒,還有薄薄的一本的好像政府出的,名字忘了,裡面也提到蠻多政府想推動的資訊類產業,例如前陣子很熱的U化。